有这样一位“城里来的”年轻书记
两年来他敢于担当,勇于创新
发展特色产业、组建电商小队
带领南北四村人民脱贫致富
“软弱涣散村”变成全县考核第一的先进村
“重点贫困村”变成安徽省“美丽乡村”
他就是范琛
今日 他在人民大会堂
接受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表彰
范琛
暨南大学药学院2008级校友
经济学院金融双学位
曾任药学院第九届团委、学生会主席
2021年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先进个人
2020年全国金融五一劳动奖章
2017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优秀员工
2016年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劳动竞赛标兵”
2010年“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全国金奖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这次表彰是党中央、国务院对全面我国打赢脱贫攻坚战的总结性表彰。暨南校友范琛(曾挂任安徽省霍邱县宋店乡南北四村第一书记)经中国信保、中央和国家机关机关工委逐级推荐,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奖。
南北四村地处大别山革命老区、沿淮行蓄洪区,资源匮乏,土地贫瘠,灌溉困难,亩产水稻年收入不足千元。全村建档立卡贫困户148户,308人,80%以上因病因残致贫,是当地有名的软弱涣散村和重点贫困村。
范琛,一个地地道道的90后北方汉子,自大学起长期在广东学习生活,后留学英国,回国后一直在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以下简称“中国信保”)广东分公司工作。中国信保是国有政策性金融机构,2012年领导班子列入中央管理。2017年7月,他主动报名,经单位选拔,中共中央组织部批准选派,赴中国信保定点帮扶的国家级贫困县安徽省六安市霍邱县,挂任驻村第一书记。
(1)打造支部堡垒 ,助力乡村治理
“农村富不富,关键看支部”。范琛上任初期,心里就默默定下目标:“挂职两年,不仅要带领全村脱贫,还要留下一个强有力的支部!”“抓党建、强班子、带队伍”是他在村贯穿始终的首要工作。
两年来,他争取资金,加强改进村党支部阵地建设,完善必要设施;自掏腰包,开展党内评优、村民道德模范评选活动,鼓励先进,鼓舞士气;学当地话,转变会风,用老百姓听得懂的大白话,宣传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政策,他组织开民主生活会,解开了原南四村和北四村老村干之间的疙瘩。
范琛组织两委班子平稳换届,平均年龄降低5岁,能力素质更高;带领年轻村干每周、每月、每季度制定工作和学习计划,树规矩,明职责;加强在外流动党员管理,成立党小组,团结贤达,争取资源,参与村治;他身先士卒,下地插秧,组织党员干部与贫困群众一道义务劳动。
一段时间下来,村干部威望、两委治理能力明显提升。多年的软弱涣散村,后来成为全县考核排名第一的先进村。
(2)首创地龙产业,艰辛创业发展
“时间紧、任务重”,南北四村村集体经济非常薄弱,范琛结合自身专业特长,多次外出上海等地请求帮助,争取资源,邀请专家来村科学论证,因地制宜提出“沪地龙(药用蚯蚓)立体种养”扶贫产业模式。中国信保给与大力帮扶,同时他引入第二军医大学、暨南大学等社会扶贫力量,“给技术,包销路”。
创新项目在贫困村落地并非一帆风顺。为了增强信心,打消疑虑,实施的头一年,范琛经常带头吃在田垄,睡在车间;崇明岛引种时突遇暴雨,为保种苗他和村干部连夜开卡车回村;地龙养殖用农家肥,下种时他带头挑粪担;蔬果发货时间紧,收获时他领队扛麻袋;脸晒黑了,皮晒脱了,但这个城市青年和村民却打成了一片,项目也成功扎根当地。
经过努力,该农业项目首年即种养成功,全产业链建设完结,亩产价值增加5倍以上。两年来,依托50亩示范基地和扶贫车间,村集体经济增收超15万元,贫困村村民增收超40万元。第二年老百姓都打消疑虑,踊跃投入到地龙产业中。
(3)打造支部堡垒 ,助力乡村治理
精神贫困往往大于物质贫困。这项工作见效慢,但收效长,影响远。范琛努力争取各种资源,团结力量,致力于留下“带不走的扶贫工作队”。
为了鼓舞贫困学生,范琛组织图书、书画、定制校服等多批捐赠;开展“点亮微心愿”贫困儿童结对帮扶活动,“启志新时代,信保助你行”北京研学之旅。依托400余名中国信保工会会员捐赠的近7万元,在村修建了“信保连心桥”,打通了部分贫困学生上学的方便路、安全路;开办“信保学堂”扶贫夜校,学生免费学习书法和临淮泥塑。他每年还在村开展畜牧、水产类产业技能培训,600人次以上贫困户参训。
范琛创新扶贫方式,在村组建由年轻村干带头的“电商小队”,手把手从打字教起,工商、税务、质检、营销和售后等全面培训,现已可独立运营,年销售额已突破100万元。他创新开展“土地认领”(城市人与扶贫土地结对帮扶)线上活动,中国信保全国员工直接参与消费扶贫的比例超过50%,新颖有趣,让南北四村的农特产品被推广到全国各地。
(4)克服重重困难,整村脱贫出列
范琛是家中独生子,从小生活在城市,身边很多亲戚朋友都不理解:“去农村吃那个苦干啥?”。面对大家的质疑和劝阻,他说:“习近平总书记在梁家河整整7年,熟悉中国国情一定要熟悉农村,年轻人到农村基层付出几年,既是对国家对党的回报,也是自己锻炼学习的好机会。”最终,入党多年的父母含泪支持了他的选择,父母的牵挂和勉励也转化成为他的动力。
虽然是“北京来的”第一书记,可当地干群并非一开始就“买账”。对这个年轻人、外地人、城市人,大家更多的是怀疑和保留。范琛同志只身一人入村挂职,义无反顾,耐心做群众工作,感化党员干部,逐步打开了工作局面,做出了成效。
2019年初,南北四村实现高标准、零误差脱贫出列。范琛在任期间,全村贫困人口发生率降低至0.43%,脱贫264人,贫困户脱贫率由7%上升至94%,年平均收入增长至近万元。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由4万元增长至18万元,且结构更为合理。
在范琛的带领下,特色产业“稻虾养殖”不断发展,入选当地特色扶贫产业名录。2018年底规模达1655亩,产值407万元,2019年底进一步扩大到3880亩。南北四村还实现了“四通”:通路(村道全部完成硬化)、通自来水、通电(电网改造)、通网,并且入选安徽省“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村名单。
两年多来,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好处,“亩产收入高起来了”“自来水喝起来了”“水泥路走起来了”“广场舞跳起来了”“孩子们学起来了”,村民们知足且感恩,范琛离任时,全村干群在挽留信上自发按下“红手印”,想留下这位真真切切为人民办实事的好书记......